500万到2亿元!90后印二代如何在大健康领域换道超车?
当多数同龄人还在图书馆对着论文发愁时,陈捷已开启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研究生三年,他脚踏宁夏枸杞田的泥土,走进大连海参仓库的大门,一步步拓展自己的业务,在南北两地的包装产业链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谁也没想到,这个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那时就已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开拓包装市场。“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没有需求要创造需求,我不做跟风的人,而是要做倡导市场的人。”
这位青年印刷人在学生时期便奔波于业务之中,他将浙江金驰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驰包装)从传统酒盖领域的红海,引领至医药、大健康包装的蓝海市场。在8年时间里,带领公司产值从500万元跃升至2亿元,为传统印刷行业注入了年轻一代的实干力量。从学生老板到行业新锐,金驰包装总经理陈捷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呢?
跑出机会,主动创造需求
2016年,陈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金融专业。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他有几种选择:一是读博深造,二是留在北京从事金融相关工作,三是回家接手家里的包装印刷企业。这三种选择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陈捷决定先利用在校时间尝试经营公司,看看自己能否坚持下去。于是,他开始了三年边上学边跑业务的“双线生活”,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跑业务。
“我采用‘以面概点、以点概面’的方式,撒网式地进行陌拜,开始拓展业务。”陈捷的第一站选在了宁夏。宁夏盛产枸杞,当时枸杞的包装正从袋子向瓶子转变。通过浏览淘宝平台和实地走访,他嗅到了新的商机。“当时中国有个品牌叫百瑞源,枸杞包装非常精美,100克枸杞装在透明亚克力瓶里,能卖到98元,而普通袋装枸杞仅卖5元。我就想,宁夏除了百瑞源,其他枸杞厂家或许也有类似的需求。”
发现机会后,陈捷迅速联系厂家。起初,他对大部分企业都不熟悉,便在网络上一家家搜索联系方式,被拒绝后就换个电话继续打,直到与厂家的采购部约上时间为止。实在联系不上的,他就直接前往厂家地址,线下与采购部洽谈合作。“我直接找到采购部,向他们展示我的方案以及过往的合作案例,详细地进行汇报。”
陈捷称自己当时的经历也属于一种“供给侧改革”,没有需求要创造需求,走在市场的前面。他进一步解释道,“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枸杞用袋子装就可以了,我却和厂家说,枸杞可以用瓶子包装,要不要尝试一下。品牌方经过评估,发现市场上是可行的,于是慢慢开始推广应用,我觉得这也算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方面。”
枸杞包装让陈捷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共计100万元。但他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从辽宁的海参市场到青海的虫草市场,再到安徽的中药市场,三年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厂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该跑的都跑完了,能找到的都找过了”。就这样,陈捷不断探寻公司业务增长的新机会。2017年,金驰包装的营收从500万元增长到1000万元,实现了翻倍跃迁。
换道超车,开辟增长新径
最初,金驰包装以塑料酒瓶盖为核心业务,父辈们面临着“账期长、重人脉、毛利低”的困境,公司发展形势严峻,若不能继续扩张,便会陷入停滞。而对于陈捷来说,他认为传统的酒瓶酒盖市场并不适合25岁的自己。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拓展新的赛道。
他将目光投向了医药和大健康包装领域。其一,医药和大健康包装行业正在经历洗牌和转型,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赛道和机会。“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大健康包装的形式不断迭代。最初可能只是玻璃瓶加一个纸盒子,包装比较单一。但在2016~2017年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大健康包装的附加值越来越高,从玻璃材质转向亚克力材质,从薄薄的高硼硅玻璃瓶子变成了厚厚的亚克力瓶,包装的质感和形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其二,大健康领域有很多新兴企业,原本没有固定的供应商,也没有固有的人脉关系,这为年轻的管理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其三,医药、大健康领域属于“朝阳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判断,陈捷带领团队开始转换赛道。
此后,聚焦医药和大健康包装的金驰包装也开启了更快速的增长之路。据陈捷介绍,2016~2021年,金驰包装的营收基本上保持着100%的增长率;2021~2024年,营收增长率稳定在40%~50%;2025年以来,营收增长率已超过20%。他认为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赛道选对了,“风口来了,要在风口踩住并且生根”。
目前,金驰包装已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总体产值大约2亿元,其中塑料制品产值在1.5亿元左右,包括塑料大健康包装的亚克力瓶、亚克力盒等,同仁堂、雷允上等知名品牌都是其长期合作客户。
稳中求进,布局医疗赛道
谈及医药及大健康包装市场发展趋势,陈捷认为,未来医药包装将更加趋向于简单化、实用化。同时,保健品包装将兼具美观和性价比。此外,医药包装的功能性会更强,“比如药片可以定量从药瓶中倒出,吃两颗就倒出两颗。有些液体药品拧开时容易溅出来,可以借鉴一些酒瓶上的技术,让药品也能匀速流出。”
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陈捷有着清晰而坚定的思路。首先,要稳住金驰包装现有医药及大健康包装领域的板块。“未来要加强与药厂的合作,梳理客户需求、痛点和难点,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持续开发出新产品。”
其次,2026年新厂房投用后,金驰包装下一步将重点布局医疗器械包装赛道,从医药、大健康领域延伸至医疗领域,同时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目前,金驰包装也在尝试与医院合作,深入该领域后,陈捷希望能够组建团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从半工半读跑业务的学生老板,到掌舵家族企业的行业新锐,金驰包装的这位年轻领导者,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印二代”的新形象:不是守成者,而是破局者;不是经验的继承者,而是趋势的引领者。
在印刷包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样的印二代还有很多,他们懂互联网、懂新的消费需求,正用新战略、新思维,将传统印刷从低附加值的刻板印象中拉出,推向高附加值、高创新度的新阶段。正如陈捷所说:“走运走运,只有走出去,运气才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