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2025中国(温州)国际智能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官网!距离展会开幕还有:124天 2025年8月28-30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9家食品饮料企业手握70多亿印刷包装订单:从东鹏饮料、汤臣倍健到香飘飘,还有谁?

近来,三好同学扒到一则股权转让信息。

浙江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以1232万元的底价,转让湖州新天外绿包印刷有限公司8%的股权。

浙江中烟参股的印刷企业,自然是以烟包产品为主。

此外,既然是“新天外”,大概率与在烟包印刷领域曾颇有名气的湖州天外绿色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有一些渊源。

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湖州新天外实现营收3.29亿元,净利润2984.53万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098.54万元,净利润816.87万元。

净利润率在9%左右,与烟包印刷市场高峰期没法比,但按圈内标准衡量,依然堪称可观。

除了浙江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州新天外还有一个股东:浙江毕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92%。

8%股权1232万元的转让底价,是按照湖州新天外净资产的评估值确定的。

截至2023年末,湖州新天外的总资产账面值为3.56亿元,净资产账面值为1.27亿元,评估值为1.54亿元。

1.54亿元的8%就是1232万元,各位老板觉得这个价格值不值?

湖州新天外股权转让的事,就聊到这里。

接下来,三好同学想说的是:9家知名食品饮料企业的印刷包装需求。

9家手握大单的食品饮料企业

为什么说它们呢?

在上一篇文章《裕同、奥瑞金、中荣、吉宏、新巨丰……31家印刷圈上市公司最大的客户有多大?及怎样才能绑定“大金主”?》中,三好同学发现:在31家圈内上市公司有据可查或高度疑似的第一大客户中,有相当部分来自食品饮料行业。

三好同学就想:这些大客户向圈内上市公司的采购额虽大,但应该也只是其印刷包装类采购订单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试着扒一扒,它们一年的印刷包装需求有多大呢?

于是,就去扒了扒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

结果,有收获:嘉美包装的大客户养元饮品披露了其易拉罐包装的采购额;也有失落:伊利股份、妙可蓝多、安琪酵母都没有披露包装采购额。

一家企业撑不起一篇文章,三好同学就顺手扒了一些名字看着眼熟的食品饮料企业,一共凑了9家。

这些企业都披露了2023年的包装采购额,合计达到70.37亿元。是不是不算少?

在正式开说印刷包装需求之前,先了解一下这9家企业。

按2023年营收计,9家企业中体量最大的是东鹏饮料,达到112.63亿元,同比增长32.42%。

东鹏饮料主打能量饮料,与红牛属于同一个赛道。

位居第二的是以蛋白粉、维生素等保健品闻名的汤臣倍健,营收达到94.07亿元,同比增长19.66%。

位居第三是主打速冻水饺、汤圆等产品的三全食品,营收为70.56亿元,同比下降5.09%。

位居第四的以“六个核桃”闻名的养元饮品,营收为61.62亿元,同比增长4.03%。

位居第五的是主打豆奶粉、动植物蛋白饮料、乳品、茶叶等产品的维维股份,营收为40.36亿元,同比下降4.42%。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的广告,相信很多老板都有印象。

9家食品饮料企业的营收(单位: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617162720.png

位居第六的是以奶茶产品闻名的香飘飘,营收为36.25亿元,同比增长15.90%。

位居第七的是以芝麻糊产品闻名的黑芝麻,营收为26.77亿元,同比下降11.25%。

位居第八的是主打婴幼儿奶粉、营养米粉等产品的贝因美,营收为25.28亿元,同比增长0.76%。

位居第九的是以油条、蒸煎饺、蛋挞等预制食品为主打的千味央厨,营收为19.01亿元,同比增长27.69%。

9家食品饮料企业合计实现营收486.53亿元,同比增长10.36%,势头还是不错的。

营收如此,它们的盈利状况又如何呢?

9家企业中,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最高的依然是东鹏饮料,达到20.40亿元,同比增长41.60%。

位居第二的也还是汤臣倍健,净利润为17.46亿元,同比增长26.01%。

位居第三的是养元饮品,净利润为14.67亿元,同比微降0.46%。

位居第四的是三全食品,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下降6.55%。

9家食品饮料企业的净利润(单位: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617162957.png

位居第五的是香飘飘,净利润为2.80亿元,同比增长31.04%。

位居第六的是维维股份,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大涨119.84%。

位居第七的千味央厨,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31.43%。

贝因美、黑芝麻净利润接近,分别为4745.31万元、4307.82万元,两家还都是大举扭亏为盈,位居第八、第九。

9家企业合计实现净利67.17亿元,同比增长29.24%,比营收增幅高出不少。

它们的印刷包装需求有多大?

三好同学简单算了一下,2023年9家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3.81%,比印刷圈上市公司平均5%出头的水平高出一倍半还要多。

9家企业中,养元饮品的净利润率最高,达到23.82%;汤臣倍健、东鹏饮料,也分别达到18.56%、18.11%。

贝因美、黑芝麻最低,分别为1.88%、1.61%。

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一年在包装上都花多少钱呢?

9家企业在年报中大都披露了各自的包装采购额,只不过有的叫“包装物”,有的叫“包装材料”,有的叫“包材”。

其中,养元饮品特殊一些。它披露了主要包装物“易拉罐/盖”的采购额,占比相对较低的纸箱、纸袋等包装物则没有具体披露。

所以,下面涉及到的养元饮品的包装采购额,并不全面,其实际采购额要更大一些。

9家企业中,2023年包装采购额最大的是东鹏饮料,达到25.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位居第二的是养元饮品,达到17.19亿元,同比增长20.70%。

如果加上纸箱、纸袋等产品,养元饮品花在包装上的钱可能达到20亿元以上。

位居第三的是香飘飘,为8.46亿元,同比增长5.14%。

排名前三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做饮料的。

9家企业的包装采购额(单位: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617163000.png

位居第四的是汤臣倍健,包装采购额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0.03%。

位居第五是三全食品,为5.19亿元,同比下降12.59%。

位居第六的是维维股份,为2.38亿元,同比下降5.12%。

位居第七的是贝因美,为2.16亿元,同比增长27.06%。

位居第八的是千味央厨,为1.76亿元,同比增长18.98%。

位居第九的是黑芝麻,为1.55亿元,同比增长5.29%。

9家企业的包装采购额合计为70.37亿元,同比增长14.04%,比9家企业的净利润总额67.17亿元还要高一些。

当然了,包装采购额更应该与营收,而不是净利润相比。

2023年,9家企业加总后的包装采购额在营收中的占比,高达14.46%。

也就是说,这9家企业平均每收入100块,就有14块多要花在包装上。

9家企业中,包装采购额在营收中占比最高的是养元饮品,达到27.89%。如果加上纸箱、纸袋等的采购额,占比应该在30%左右。

另外两家饮料企业香飘飘、东鹏饮料的占比也很高,分别达到23.35%、22.87%。

微信图片_20240617163003.png

9家企业包装采购额占营收比

其他企业的占比,均在10%以下。

千味央厨、贝因美,分别为9.26%、8.54%;三全食品、汤臣倍健,分别为7.35%、6.29%;维维股份、黑芝麻,分别为5.91%、5.79%。

9家企业中,即使排名最低的黑芝麻,包装采购额在营收中的占比也接近6%。这还是让三好同学没想到的。

庞大的食品饮料包装市场

见一叶而知秋。虽然三好同学只扒到了9家食品饮料企业的印刷包装需求,但足以说明食品饮料包装市场之大。

实际上,食品饮料行业大概率是印刷包装圈最大的下游客户行业。

凭什么这么说?

首先,食品饮料产品要走向市场,包装必不可少。多数在商超中可见的食品都被归为预包装食品,便可见包装对食品产品的重要性。

至于,饮料产品更是如此了。有谁见过卖饮料不带包装的么?

其次,食品饮料行业足够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20497.6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15516.2亿元。

假如按照印刷包装需求在食品制造业营收中占比5%的较低水平估算,2023年国内食品包装市场的规模约为1025亿元。

按照印刷包装需求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收中占比10%的较低水平估算,2023年国内酒、饮料和精制茶包装市场的规模约为1552亿元。

两者加起来,就是近3600亿元。去掉酒、精制茶,只算食品饮料也得有两三千亿元。

还有什么行业,能与食品饮料行业争个高下?恐怕是找不出来了。

实际上,不仅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大概率是印刷包装圈最大的下游客户行业,在美国同样如此。

根据美国印刷专业媒体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在2024年美国最大的25个印刷细分市场中,食品、饮料行业的预计需求规模分别为342亿美元、133亿美元,位居第一、第四。

第一和第四加起来呢?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

有老板可能要问了:食品饮料包装市场这么大,为什么很少听说以食品包装闻名的企业?就像做消费电子包装的有裕同科技,做烟包的有劲嘉股份,做药包的有环球印务一样。

部分原因或许在于:食品饮料行业对包装产品的需求,实在过于庞杂、多样。

从包装材质来说,涉及纸和纸板、塑料、金属、玻璃等等;从产品型态来说,既有圈内老板熟悉的纸盒、纸箱、纸杯、礼盒、标签、塑料袋、易拉罐、玻璃瓶等,还有很多老板不太关注的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包装。

产品类型一多,便很难有企业样样都行、样样能做。

所以,在大的食品饮料包装市场之下,还可以继续分下去。

各位老板想想,连塑料瓶盖、易拉罐的盖子,都有企业专门在做,就知道这个市场有多细分。

除了产品过于多样,很多包装产品还既可以用于食品,又可以用于其他产品。除非企业做得特别专精,否则就很难把它界定为专业的食品包装企业。

比如,安姆科中国应该是国内最大的软包装企业。它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食品饮料包装,同时还涉及日化、医药等其他下游行业。

其实,食品饮料包装领域也不是没有大企业。比如,奥瑞金就是典型的饮料包装企业,只不过多数时候圈内都把它称为印铁制罐巨头。

说到底,还是食品饮料包装市场实在太大了,大到还可以细分出众多的子市场,以致于让它作为一个大市场的产品特色倒不是十分鲜明。

当然了,对老板们来说,细分市场怎么划分,怎么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庞大的食品饮料包装市场中,只要抓住一个客户、一个点,就可能做出一桩不错的生意。对不对?

就到这里。最后,还是祝老板们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