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2025中国(温州)国际智能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官网!距离展会开幕还有:125天 2025年8月28-30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新闻 /

展会动态

对话DeepSeek:国内转型,海外拓展...印刷包装企业发展的下一枚棋该怎么放?

今年春节,一位能写诗、会算卦、懂编程、擅唠嗑的“六边形战士”刷爆小编的朋友圈,它既不是什么神秘黑客,也不是熬夜秃头的程序员,它就是小编新认识的互联网狠人——DeepSeek同学!

微信图片_20250210142936.jpg

微信图片_20250210142939.jpg

DeepSeek果真如此强大吗?作为《温州印刷包装展》的小编,我带着疑问在DeepSeek上发起了系列有关于海内外印刷包装行业发展的对话,得到以下回复:

印刷包装产业并非夕阳产业,而是处于转型期

DeepSeek:印刷包装产业并未走向夕阳产业,尽管面临数字化和环保压力,但其在多个领域仍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具体分析:

支持夕阳产业的观点:

数字化冲击:电子书、网络媒体等数字化产品减少了对纸质印刷品的需求。环保要求:环保法规趋严,增加了企业的环保成本。

竞争激烈:行业内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

反对夕阳产业的观点:

包装需求稳定:电商和物流的发展推动了包装需求的增长。

个性化印刷兴起:数字印刷技术满足了小批量、个性化印刷的需求。

创新与转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适应市场变化。

文化传承:印刷品在文化传播和艺术收藏中仍具独特价值。

未来趋势:

智能化与数字化:数字印刷、3D打印等技术将提升生产效率和个性化能力。

绿色环保:环保材料和工艺将成为行业主流。

跨界融合:与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结合将创造新机遇。

结论:

印刷包装产业并非夕阳产业,而是处于转型期。通过创新和环保升级,行业仍具备广阔前景。

印刷包装行业的升级转型已非“是否要做”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快速做”的生存命题

DeepSeek:印刷包装企业升级转型的必要性源于多个维度的行业变革和外部压力,其核心在于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关键驱动因素的分析:

1.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转变

个性化与小批量订单:消费市场对定制化、差异化包装的需求激增(如电商品牌、文创产品),传统大规模生产模式难以灵活响应。

短交期要求: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要求包装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大幅缩短,倒逼企业提升敏捷生产能力。

功能化需求:智能包装(如二维码追溯、RFID标签)和环保包装(可降解材料)成为品牌方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2.技术革命倒逼效率升级

数字印刷技术:突破传统制版限制,实现“一张起印、可变数据印刷”,降低试错成本,满足按需生产需求。

智能化生产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AI排产、自动化设备(如机械臂联动模切机),减少人工依赖,提升良品率。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ERP、MES系统整合生产数据,优化库存管理(如JIT模式),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3. 环保合规与成本压力

法规趋严:全球范围内“限塑令”、碳关税(如欧盟CBAM)等政策迫使企业转向可再生材料(如FSC认证纸张)和清洁生产工艺。

循环经济模式:包装回收再利用体系(如联合利华的“Refillery”模式)要求企业从设计端嵌入可回收性,重构价值链。

绿色溢价:消费者愿为环保包装支付溢价(调查显示超60%Z世代倾向选择可持续品牌),倒逼企业升级绿色技术。

微信图片_20250210142942.png

来源:联合利华官网

4. 产业链协同与价值延伸

供应链数字化整合:通过云平台对接品牌方、物流商,实现设计-生产-配送全链路可视化管理(如裕同科技的智能工厂)。

服务模式创新:从单一加工转向提供“设计+材料+物流+数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斯道拉恩索的包装即服务PaaS模式)。

跨界技术融合:结合AR/VR技术提供虚拟打样服务,或通过区块链实现防伪溯源,提升附加价值。

5. 全球化竞争与本土替代机遇

成本洼地转移:东南亚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挤压中国低端市场,倒逼国内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进口替代窗口期:高端包装设备(如海德堡数字印刷机)长期依赖进口,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可实现国产替代。

地缘政治风险:区域化供应链趋势下,贴近消费市场的分布式数字印刷网络更具韧性。

6. 生存危机的现实倒逼

利润空间压缩:纸价波动、人力成本上升导致传统企业毛利率跌破5%,唯有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才能存活。

客户流失风险:头部品牌商(如苹果、茅台)已将供应商数字化能力纳入考核,未达标企业面临淘汰。

资本流向变化:投资机构更青睐具备IoT、AI应用场景的创新企业,传统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转型路径示例

1.渐进式升级:先部署数字印刷机切入短版业务,再逐步建设智能仓储系统。

2.生态化合作:与互联网平台共建C2M按需生产平台(如世纪开元模式)。

3. 服务化延伸:从生产商转型为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收取设计服务费、数据服务费。

结论:印刷包装行业的升级转型已非“是否要做”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快速做”的生存命题。企业需在3-5年窗口期内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到“技术驱动型服务”的范式转换,否则将面临市场份额被数字化原生企业(如互联网包装平台)和跨国巨头双重挤压的风险。

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的出海战略调整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DeepSeek: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印刷包装企业调整出海战略不仅是应对国内市场压力的选择,更是把握国际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结合行业现状与全球化趋势,以下从必要性、策略方向及挑战应对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调整出海战略的必要性

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与产能过剩

中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超1万家,2023年营业收入近1.2万亿元,但同质化竞争、产能冗余问题突出,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可缓解国内产能压力,分散经营风险。

2. 全球化供应链重构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对包装需求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在成本效率(如原材料、人工成本)上较欧美更具竞争力,尤其在纸包装等领域已形成出口优势。

3. 客户需求驱动的全球化服务 

国内消费品品牌(如电子、医药、化妆品)加速“出海”,其供应链企业需跟随布局。例如,环球印务通过进军海外医药包装市场,直接服务跨国药企的本地化需求。

4.政策与环保趋势倒逼转型

国际环保法规趋严(如欧盟碳关税),绿色包装(可降解材料、循环技术)成为准入壁垒。企业需通过出海布局,整合国际资源实现技术升级,满足全球客户的环保要求。

二、战略调整的核心方向

1. 差异化市场定位

新兴市场优先:针对东南亚、中东等成本敏感型市场,发挥性价比优势,输出中低端包装产品及设备;  

高端市场突破:通过并购或合作(如欧洲技术型企业),进入欧美等高附加值市场,聚焦智能包装、医药包装等高技术领域。

2. 技术驱动与绿色转型  

研发创新:加大生物降解材料、智能包装(如RFID标签)的投入,提升产品功能性;  

数字化生产:引入柔性化、智能化设备(如AI排产系统),满足小批量、定制化订单需求,缩短交付周期。

3. 本土化运营与产业链协同

建立海外基地:通过投资建厂或合资模式贴近目标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并规避贸易壁垒。例如,挪威Skanem公司在泰国设厂开拓东亚市场;  

合作生态构建:与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品牌商合作,提供“设计+生产+物流”的一站式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微信图片_20250210142945.png

来源:挪威Skanem公司官网

4. 品牌与标准输出

从代工到品牌化: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如通过绿色认证(FSC、可降解标志)提升国际认可度;  

标准化管理:统一全球色彩管理、材料规格,确保跨国订单质量稳定性。

三、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技术短板与设备依赖

中国包装设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需通过技术引进或联合研发提升竞争力。例如,可借鉴WS包装集团与Procter & Gamble的合作模式,借力国际客户资源实现技术升级。

2. 跨文化管理与合规风险

本地化团队建设:培养熟悉当地法律、文化的管理人才,如Skanem公司通过跨国团队协调欧洲多国业务;  

合规性适配:关注目标市场的环保法规(如欧盟包装废弃物指令)、税收政策,避免因违规导致成本激增。

3. 供应链韧性不足 

构建分布式生产网络,避免单一市场依赖。例如,CCL Industries在俄罗斯、印度等多国设厂,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四、总结

中国印刷包装企业的出海战略调整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企业需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差异化路径:中小企业可聚焦新兴市场的性价比竞争,头部企业则需通过技术合作与品牌化进军高端领域。同时,绿色化、智能化、本土化是未来全球化布局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唯有动态调整战略、强化风险管控,方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以上内容由AI生成

综上所述,印刷包装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并且DeepSeek认为从多个维度的行业变革和外部压力可以确认印刷包装企业升级转型非常有必要,不仅如此,DeepSeek还提到中国印刷包装企业如果想要更加有效应对国内市场压力,调整出海战略是一种必要选择,更是把握国际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今年八月,中国(温州)国际智能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将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印刷包装企业出海征程的关键平台,本届展会将继续联动三信国际集团,预计组织600+国际专业采购商到场,打造“家门口的国际盛会”,助力企业出海,实现市场拓展。8月28-30日,中国(温州)国际智能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邀您共襄盛会!